11月13日,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金峰小学家校共读群内,2502班家长沐宸妈妈的《艺体节志愿服务手记》引发刷屏。这篇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校园活动的记录文字里,“我们体验的是浓缩版的一日辛苦,而老师面对的,是放大版的日日如此”的感慨,让“老师的日常”从书本理论,化作了家长们看得见的真切细节。

这场“共情式刷屏”,是金峰小学近两年来坚持“家长共读计划”结出的果实。自启动该计划起,学校没有追求“快餐式阅读”,而是带着家长以“慢读深悟”的节奏,用两年半时间细读《欢迎来到一年级》《奶蜜盐》等5本教育书籍,让“家校共育”从“纸上共情”到“同心同行”。
此前共读《欢迎来到一年级》时,家长们曾讨论“一年级孩子的小需求里藏着大依赖”,而沐宸妈妈的亲历,恰恰把“纸上共情”变成了“亲历懂得”;2406班涂谦妈妈分享的故事更让家长红了眼:孩子闹情绪时,周老师没说教,而是拿出孩子之前写的信温柔引导——这正是《正面管教》里“共情式沟通”的实践,连家长都感慨“老师在忙碌里还能接住孩子的委屈,太可贵了”。
这样的安心,是共读带来的“双向奔赴”。读《奶蜜盐》时,家长们学会“看见孩子的情绪”;读《正面管教》时,老师把“温和而坚定”的方法用在课堂里;而家长们的反馈,又成了老师的“底气”。正如副校长胡霞在群里所说:“谢谢每一位愿意‘看见’的家长朋友,因为你们,教育里的温柔与真诚,才会被稳稳接住,慢慢传递。”
如今的金峰小学家校群里,“老师辛苦了”成了高频词,家长们从“觉得老师管孩子是本分”的旁观者,变成了主动分享育儿心得、体谅教师不易的同盟者。“不是读了五本书,是读会了怎么和老师一起陪孩子长大。”家长浩铭妈妈的话,道出了这场共读的内核。
金峰小学校长雷明表示,家校共育的本质是“双向看见、彼此成就”,两年半的共读实践,让教育从“学校单打独斗”变成“家校同心同行”,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“温暖力量”。
通讯员:胡霞
责编:陈香云
一审:和婷婷
二审:龚化
三审:周文博
来源:三湘都市报